今天我們要介紹的親子一起動手做DIY食譜是洛神花果醬喔!一聽到洛神花,很容易就聯想到酸酸甜甜的洛神花茶飲,但洛神花受到廣受青睞可不只因為它獨特的風味,也因為它有很特別營養價值! 步驟說明 1.將洛神花洗淨後去籽後,將洛神花種子加水熬煮,作為醬底,因為洛神花種子內含有膠質,可增加果醬黏稠度,水滾十分鐘後將材料撈起,留下湯汁。 2.將檸檬皮洗淨後將皮切下,並且將檸檬皮用水煮的方式將其軟化。 3.將軟化的檸檬皮切絲,與檸檬果肉、洛神花一起放入步驟1留下的湯汁內熬煮。 4.依個人口味加入冰糖 5.完成後趁熱放入容器中蓋緊,倒置一會,讓熱果醬高溫消滅蓋子內部的細菌。然後再整瓶放到沸水高溫消毒半小時,這樣處理過的果醬內部就會接近真空狀態,這麼做的用意是延長保存期限唷! 完成後的洛神花果醬不僅可以塗抹在麵包上搭配著吃,更可以用適量的水稀釋就是一杯好喝的洛神花飲喔!大家趕快來自己動手做洛神花果醬吧! 圖片來源 flickr
身體虛弱時喝碗大骨湯或藥膳湯補身體是大多數華人的習慣,尤其是在某些階段,例如婦女產後調理、青少年發育期營養補充、病後調理等,更是密集飲用,但這樣真的能夠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嗎? 重金屬殘留香噴噴的大骨湯、藥膳排骨,這些補湯確實具有一定的滋補效果,但必須提醒大家的是這些補湯大多是以動物的骨骼、脂肪、內臟等所熬煮製成,然而這些部位卻又是重金屬最容易累積的地方,在食用的同時,切記不宜食用過量,以免補身不成反而傷了身體。 「鉛」對人體的危害根據研究顯示,鉛會造成一般人的腎臟慢慢失能、加速糖尿病患者腎性病變、令洗腎病患因為血液中鉛含量增加而導致發炎和慢性腎臟病,甚至讓男性精子稀少影響生育。林杰樑醫師的研究指出利用EDTA的螯合療法 (chelation),能讓因為鉛造成的腎臟功能衰退,有較好的恢復效果,但是當然預防重於治療。 鉛導致男性不孕症不孕症患者中,有四分之一是因為男性精液品質不佳,除了先天性原因之外,環境、工廠和飲食中的毒害物可能是主要因素,其中林醫師指出,環境中重金屬鉛的暴露,會造成精液品質不佳,而精液中的鉛濃度和精蟲數量成反比,也就是鉛的累積含量越多,精蟲數目越少,越可能導致不孕。 環境中的鉛暗藏何處「鉛」其實存在於我們生活周遭,民眾常接觸的彩色吸管、塑膠玩具、糖果的包裝紙、公園裡的木馬和盪鞦韆等,這些使用紅丹漆(red lead primer)的部分都含有重金屬鉛,也容易對小朋友造成不良影響,另外像是巴拉松除草劑和家中的水(鉛)管也含有鉛的成分,因此無形中你可能已經接觸而不自知。因此呼籲政府需修法改革,制定含鉛濃度標準,降低含鉛物質的使用,對民眾將會是一大福音。 圖片來源:1 2
日本池川婦產科診所的院長池川明,及耳穴療法教育機構校長飯島敬一共同指出,自律神經一旦失調,女性生理期就會出現經痛、月經週期絮亂等問題。想要改善月經問題,不妨時常捏捏耳朵上的「神門穴」,有助於舒緩壓力,並調整自律神經功能。 本文節錄華人健康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謝謝您
很多媽媽都會這樣對自己說:有了孩子以後,不管再累再苦都沒有關係!想把自己變成一個超人媽媽,處處為自己的家庭、先生、公婆或是孩子,但總會把自己忽略掉,不過有時候各位媽媽要記得,先學會愛自己才能夠有力氣去愛自己的小孩與家人。 超人媽媽沒有比較好 台灣雙薪家庭比例高,媽媽除了白天要上班故事業以外,晚上回到家的時間還要成為超級奶媽,照顧全家大小的起居,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的腳色來回變換,忙到天荒地老。每一位媽媽都十分的堅強,就算自己回到家累翻了,恨不得躺在床上瞬間睡著,但是身為媽媽的責任心卻一再告訴他,你該起來煮晚飯了、你該起來洗衣服囉、你該起來餵奶囉、你該…日復一日漸漸地把自己深深心靈體力耗損。 萬一這時候小孩子不聽話,理智線斷掉了,媽媽蓄積已久的情緒就可能會一次爆發!為什麼勞心勞力的付出孩子總是不聽話?為什麼先生總是翹二郎腿看電視不幫忙?自己壓抑過多情緒的後果,反而給家庭帶來更多負面的氣氛。其實仔細想想,台灣傳統家庭觀念對於媽媽來說,就是要一肩扛起教育子女、家事打理,來回奔波蠟燭兩頭燒,但似乎許多媽媽已經習以為常,自己喘息的空間已經漸漸消失。 適當溝通促進和樂 有時候,向孩子與老公做適當的溝通,讓他們知道媽媽也是普通人,讓他們適時地明白媽媽也有累的時候,偶爾把一些家事分擔給先生或孩子,除了可以在家事中促進家庭感情,增加和樂的氣氛,媽咪們除了家庭之外,也可以尋找其他的生活重心,不論你是家庭主婦還是職業婦女,媽咪們對自己好一些,反而能夠在投入家庭時能夠的快樂! 適當溝通 別當超人媽 是家庭和樂的重要關鍵! 畫師/張凱婷 提供 參考書目:孩子想要 比父母安排更重要
元宵佳節即將來臨,除了賞花燈之外,當然要應景一下吃湯圓囉!小編在這邊幫大家整理一下,吃湯圓應該要注意些甚麼呢? 熱量高一顆包餡元宵的熱量大約70大卡,所以吃四顆元宵大約等於一碗白飯,攝取過多容易發胖。 不好消化元宵的外皮原料為不好消化的糯米,吃太多可能造成腸胃毛病。 細嚼慢嚥老人家和小孩吃元宵的時候,務必小心不要邊吃邊說話,以防噎著。 糖尿病患需控制攝取量高熱量元宵容易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因此糖尿病患需注意自己的攝取量以及血糖濃度。 黃麴毒素有些包餡元宵可能含有黃麴毒素,尤其是花生元宵,雖然目前尚未檢測出含有過量黃麴毒素的產品,不過還需注意,黃麴毒素沒辦法透過高溫烹煮破壞掉喔! 吃元宵前先學哈姆立克法 元宵節大家都一定要吃元宵,但是美味可口的元宵可要小心吃,吃快了一不小心可能會噎住囉!小編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學哈姆立克法。 一般人吃東西噎住呼吸道時,多半都會將雙手放在喉嚨處,並呈現吸不到空氣的樣子張大嘴巴,甚至臉色發紫呈現缺氧狀態,此時應立刻在患者背後用雙手環抱腰際,一手握拳 , 虎口靠著患者劍突(位于胸骨體的下端,上端與胸骨體相連位置)與肚臍中點,另一手抓住拳頭,此時兩手一起出力,朝內朝上快速壓迫,直到患者吐出異物或失去意識即可停止。 但是如果是嬰兒,則將嬰兒置於左前臂,臉朝下用手托住下巴並放置在大腿上,讓嬰兒頭下腳上,,再用右手掌緣拍擊嬰兒肩胛骨之間,間斷性五次,假如呼吸道異物未能排除,則必須將嬰兒轉過來臉朝上,採頭下腳上姿勢,用兩指壓迫胸骨約兩乳頭連線下方一指位置,一樣間斷性五次,再檢查嘴巴看有無異物,用食指勾出,不可盲目用食指探索,重複背擊及胸壓直到異物取出為止。 圖片來源 1 2
惠心婦幼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 許振東醫師 口述 文字工作者 陳亞南執筆 許醫師:您好。 我想請問您什麼是腺病毒?我的小孩半夜突然發高燒,到39.5℃,早晨我們去看病,醫師說是 「腺病毒感冒 」最近流行的。我很納悶,我的小孩沒有咳嗽、流鼻涕的症狀,白天也還好好的,只有傍晚時候,突然拉肚子,水水的,可是我也沒有給他吃什麼東西呀?我也想請問醫師,小朋友為什麼常常感冒?是不是他體質不好? 請醫師告訴我,謝謝! 腺病毒感染 去年夏天開始流行,到現在今年冬季了,腺病毒感冒仍沒有銷聲的跡象。理論上台灣流行的疾病都跟季節、冷熱有關,像冬天流行性感冒,夏天腸病毒。腺病毒,簡單說是上呼吸道感染病毒。臨床上最大特色及症狀就是家屬非常討厭的發高燒。而且發高燒可以連燒三天以上。 小朋友高燒一天,家長就焦急得不得了,燒三天,有的還要五天、一個禮拜,要怎麼忍受?特別是高燒還要燒到39.5℃、40 ℃ 、甚至41℃。可是罹患腺病毒的對象則從一歲多、三四歲、到小學生都有,換句話說侵犯的年紀、範圍可以說都很廣。這一波的腺病毒感染,因為臨床症狀不像一般感冒,沒有明顯的咳嗽、流鼻涕,有的小朋友只是扁桃腺略有發炎,少部分的小朋友會出現眼睛紅,或輕微的腸胃狀況,拉肚子、或軟便甚至像水性。 不過對於腺病毒,在臨床上並不難判斷,只要有檢查,通常就能看得出來,而且現在有一種像流感一樣的快速篩檢方式。腺病毒是一種病毒性感染。然而這種病毒性感染,並沒有特定藥物可用。其實上也只有少數的病毒才有抗病毒的藥物,像流行性感冒有克流感。換句話說:病毒性的感染要靠自己身體的免疫力來對抗。 因此臨床上對這種病毒性感染,只能採用症狀治療 。例如感冒,症狀是咳嗽、流鼻涕,臨床上就從咳嗽、流鼻水方面給予藥物。腺病毒感冒的症狀是發高燒,所以醫師開給你的藥通常只是退燒而已,腺病毒真正的痊癒,要等身體免疫反映恢復。所以會發燒三天、五天,都要視個人體質而定。 我們再來說說腺病毒是屬於怎樣的傳染? 這一波的腺病毒感染,因它的症狀比較不會咳嗽,所以飛沫傳染的機會較低,大部分是借口水、吃東西、玩玩具中的接觸,而將病毒傳染開來,尤其腺病毒,如果沒有咳嗽症狀,在學校、或幼兒園等的團體生活中,即使罹患腺病毒,老師也不會將他與其他小朋友有所 隔離,特別是吃了退燒藥之後才來學校。 那麼要怎樣預防腺病毒感染呢?預防勝於治療啊! 很簡單,就是勤洗手。 不過小朋友的可愛就在於他的好奇,他喜歡東摸摸西弄弄,難免會接觸到病菌。因此要小朋友養成多洗手的好習慣。這也難怪腺病毒感冒一直反覆流傳。不過最後還是和你觀念分享:父母親一定要對發燒有正確認識和態度,才不會那麼憂心,頻繁的看醫生。即使一旦晚上發燒,也不至於慌張了。 在這裡,附帶說明小朋友為什麼都是晚上發燒? 這雖有很多原因,但是主要原因: 晚上身體沒有活動,只是睡覺,散熱沒有了 或者晚上吃了藥,半夜藥效散去,又回到高燒狀況。其實,也許小朋友白天已經發燒了,因為沒有不舒服感,又如常活動,活力很好,很容易散熱後,家長不易感覺,即使量體溫,也不會顯示得太高,所以,家長才會覺得小朋友晚上特別容易發燒。 此外,來門診的很多家長會問我: 「小朋友為何常會感冒?是不是抵抗力不好?」 對於這樣的提問,我則會先問:「小朋友是不是剛送去托嬰中心或幼兒園?」家長常會回答:對啊對啊,才剛去上學。 我就會跟家長先說安啦!安啦! 說來小朋友從出生以後,大部分一直在一個固定的小的環境,接觸外在的機會、刺激很少。但是到了5、6月大,家人就有可能常帶他外出,同時就是這個時候,也就 是一個小朋友從5、6個月開始,媽媽給他的抗體漸漸消失,他自己的免疫系統開始發展、成熟。當他外出時,偶爾會因外在細菌而有些小不舒服發燒、咳嗽。其實,這是他的免疫系統開始反應了。但是這都還是屬於很少的情況。 他的免疫系統什麼時候真正開始第一次接受考驗呢? 就是他什麼時候第一次接觸團體生活,如托嬰中心、保姆家、幼兒園、或者中班、大班。當他的免疫系統要開始接受挑戰,團體生活讓他的免疫系統接受挑戰,這個環境中充滿著幾百種以上的病菌,這種挑戰,有的三五天就出現,有的兩三個月,輕者大概只是流流鼻水、咳嗽幾聲,大部份的情況就是小感冒,甚至重複感冒,這都沒有關係。但是如果每次感冒都演變成鼻竇炎、中耳炎、肺炎甚至住院,那就要注意了。 再補充一點:即使偶爾住一次院,三五天就出院了,也還是都在標準的範圍以內,沒有免疫系統的問題,因為這都是他成長過程中的必經挑戰。根據臨床上的經驗:學齡前感冒頻率雖高,但是上了小學以後,小朋友就很少有感冒,因為已經過了那些階段。 因此,我要對家屬說:在小朋友生長發育正常下,只要對發燒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能夠知道小朋友的精神狀況、作息中的活動力,及吃藥後的食慾正常,就不必太過憂心了。 天下父母心,祝願每個小朋友都健康長大。
每個人都會穿貼身衣物,但卻不知道為什麼要穿,或是怎麼買怎麼穿,其實穿內衣是為了健康,男人如果經常不穿內褲,讓睪丸一直吊著,就容易發生靜脈靜索曲張,女人如果不穿內褲雖然通風但如果家裏的衛生狀況不好,則容易細菌感染引起陰道炎症。 一條好的內褲既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太緊的內褲不但不能讓你變超人,反而容易使男性睾丸受到擠壓,悶熱的高溫則會影響降低精蟲數量和品質,對女性而言,女性的陰道口、尿道口、肛門靠得很近,內褲穿得太緊,容易與外陰、肛門、尿道口產生頻繁的磨擦,使肛門及陰道分泌物中的病菌進入陰道或尿道,造成泌尿系統或生殖系統感染,尤其皮膚在攝氏37度左右,最容易滋生細菌、黴菌,成為引發陰道炎的潛在因素。 如何購買內衣? 首先購買時應清楚內一布料,選擇吸汗、透氣功能良好材質或前襠立體剪裁的男性內褲,並注意檢查重點部位的車線是否順滑,然後依身材選擇適合自己的款式,腿太粗或太細的人都較不適合穿四角褲,避免影響血液循環或缺乏足夠的支橕力,女性則應避免選擇深色或花色太複雜的內褲,見以選擇素色或淺色內褲,這樣才能夠盡早發現分泌物變化或感染,盡早改善,洗滌時最好用手單洗,不與其他衣物混洗,並且避免長時間用洗衣粉浸泡,以延長內褲的壽命。 內衣應隨著各種場合改變 出差旅遊或運動時,需要支持力比較好的,可以選擇四角緊身內褲,它在重要部位有立體剪裁托住支撐,適合各種運動鍛煉,相反的如果是在家休息,則應該考慮穿著寬鬆的四角內褲,讓重要部位透透氣。 圖片來源
睡姿不正確一大早起床後就很容易全身痠痛,疲憊感好像沒有獲得紓解,所以保持正確的睡姿很重要,可以調整枕頭高低,保護關節減少疼痛壓力,讓身體獲得充分休息,以達到顧關節、防老化目的。 睡姿有著大學問,仰躺、側睡大不同我們該如何判斷頸椎是否得到妥善的支撐,根據仰躺、側睡等睡姿差異,在判別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以仰躺來說,由於人體臉部朝上躺下時,頸椎自然會呈現往前的曲度,若頸部肌肉、枕骨有枕頭的支撐,不是處於懸空的狀態,就代表睡姿是正確的,不易對肩頸關節產生傷害。反之,則容易使頸部肌肉處於沒有支撐的狀況下,無法得到適當休息,導致肌肉拉傷而出現頸部痠痛等不適反應。 至於側睡的睡姿則與仰躺完全不同,並非頭部而是肩關節直接碰觸床面,若長時間未變換姿勢,肩關節在持續壓迫的情況下,將出現肱骨磨損、肩關節退化等問題,造成痠痛、痠麻等症狀發生,嚴重甚至可能影響日常生活。 枕頭的選擇和你睡覺的姿勢也有關係仰躺;枕頭不要選太過高、蓬鬆,躺下時枕面應與頸部貼合,讓頸椎有充分的支撐性,這樣才能真正放鬆頸部肌肉。側躺;為紓減頸椎、肩關節的接觸到床面的壓力,枕頭挑選就和仰躺大不同,適宜挑選高度稍高、較蓬鬆的枕頭,避免肩關節直接正面壓到床面,較為適合。 那該如何知道枕頭是否適合病患呢?最簡易的測試法就是當人體平躺時,觀察額頭與下顎是否呈水平狀,呈水平狀代表睡姿正確,此時人體頸椎會擁有最舒適的狀態。另一項較專業的測試方法為臂力測試法,讓測試者仰躺在枕頭上,單手握拳伸直呈現一定角度,測試者透過肌肉拉力測試,可以反映出身體肌肉最舒適放鬆的狀態。 另外在舒壓枕頭的使用方式須特別注意枕頭較高的一側應與頸部貼合,並非較低的一側。若是習慣側睡者,側睡時應將手臂向前伸出,不可將手置放在枕頭底下,避免擠壓到肩骨。 圖片來源
今天親子一起做料理要為大家介紹的食譜是傳統宮廷甜點-愛窩窩,今天的主角愛窩窩為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宮廷甜點,其歷史相當的悠久。相傳古時每逢農曆春節前後,北京小吃店都會販賣此甜點,所以愛窩窩就成為過年年節的經典甜點之一。希望大家看完今天的食譜之後都能學會這個簡單好做又好吃的甜點喔!就讓我們來看看有著可愛名稱的愛窩窩怎麼做吧! 首先要製作愛窩窩我們所需要準備的材料有: 熟太白粉、蜜棗、圓糯米、芒果乾、棗泥、青芒果乾 首先我們先將圓糯米用電鍋煮熟並將其搗爛成黏糊狀 然後將搗爛的的糯米包裹適量的棗泥 再來我們將青芒果乾、蜜棗、芒果乾切成丁狀 最後我們將包裹好棗泥的糯米糰撒上一些熟太白粉,並將切好的果乾放在上面點綴,就完成了一個個不只名稱可愛連賣相都很可口的愛窩窩喔!之後也會介紹更多適合親子一起動手做的料理喔!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一項研究發現:焦慮是可以遺傳的。研究人員掃描了年輕小猴子在輕微壓力事件下的大腦反應,並將之與其父母、親戚的結果作對比。結果發現,在更為焦慮的猴寶寶中,大腦的三個不同部位的反應模式與其父母一模一樣。這些焦慮所致的大腦反應似乎是遺傳的,而這僅僅是一個開頭罷了—大量精神疾病都有強烈的基因影響。 尋找特定精神疾病的遺傳性是很有意義的。首先,這可以提醒那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認真考慮一下是否要生孩子。其次,這可以幫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早期行為,例如一個非常焦慮的小孩很可能在未來患有更加嚴重的精神疾病,如抑鬱症。最後,它可以為那些深受疾病困擾的人提供一個答案(關於他們為何如此),並且讓我們看到了治療的可能性—儘管前路漫長。 許多精神疾病都有其基因基礎,但是我們還遠沒能夠徹底理解牽涉其中的所有基因。以下四種精神疾病的遺傳性是有最多研究證據支持的,但它們絕不是僅有的四種: 強迫症 人們做了不少關於強迫症的遺傳性的研究,但具有決定性的一項研究是在2000年。研究人員調查了巴爾的摩和華盛頓地區的強迫症患者,發現自身患有強迫症和家族內有強迫症患者之間有強烈的聯繫。2010年,研究更進一步:人們發現,強迫症可能與某些特定的染色體有關。鑑於那無法遏制的衝動和強迫性的行為給患者帶來了許許多多問題,這個研究為希望有後代的他們帶來了曙光。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強迫症也有可能是由環境因素引起的,基因無法完全解答它是為何以及如何發生的。基因不是全部的答案。 精神分裂症 (非人格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診斷與治療最困難的精神疾病之一。人們現在越來越相信,它與大腦中的化學失衡有關,而這種失衡是可以遺傳的。數據不會撒謊: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父母產下同樣患精神分裂症的孩子的概率高達40%;假如你的同卵雙胞胎患此疾病,那麼這個概率提高到50%。 2014年有兩項關於其基因遺傳性的突破性研究。科學家們發現,並不存在單條“精神分裂基因”,而是由許多不同的基因引起不同的精神分裂疾病症狀。其中一項研究發現了8條不同的基因與8個不同的精神分裂症症狀相關聯;而另一項涉及113,000人的研究則發現了和該疾病相關的128個不同的遺傳變異體。 不僅如此。同年,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腦中,神經元細胞的連接和分隔的情況並不正常,信息的傳遞總是傳歪。而他們相信,這很可能是遺傳問題。 精神分裂症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壯年緩慢或亞急性起病,臨床上往往表現為症狀各異的綜合徵,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患者一般意識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會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害。病程一般遷延,呈反復發作、加重或惡化,部分患者最終出現衰退和精神殘疾,但有的患者經過治療後可保持痊癒或基本痊癒狀態。 雙相障礙 和精神分裂症一樣,化學失衡很可能是雙相障礙中的關鍵,然而許多環境因素也起重要作用。但是,該疾病的遺傳機率非常高:如果你的雙胞胎患有此症,那麼你的患病概率為89%-93%。同樣的,它可能並非由單個基因引起。我們無法簡單地通過找到一條基因並且改變它(即所謂的“基因治療”),就徹底消除雙相障礙。 而更複雜的是,雙向障礙有兩種亞型,I型和II型。如果你的家族內有人患有II型疾病,那麼你很有可能遺傳並發展為I型或II型;至於I型,不知為何並不怎麼遺傳。 雙相障礙屬於心境障礙的一種類型,指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疾病。研究發現,躁狂發作前往往有輕微和短暫的抑鬱發作,所以多數學者認為躁狂發作就是雙相障礙,只有抑鬱發作的才是單相障礙。雙相障礙分為兩個亞型,雙相I型指有躁狂或混合發作及重性抑鬱發作,雙相II型指有輕躁狂及重性抑鬱發作,無躁狂發作。 抑鬱症 你大概早已知曉:假如你的近親患有抑鬱症,那麼你也很有可能如此。環境因素對抑鬱症的產生有重要作用,但基因的力量也不容小覷。大量的研究事實表明:基因讓我們悲傷。讓我們回到2011年,一項大型研究似乎確定了染色體“3p25-26”可能引發抑鬱症。40%左右的患者都可以指出至少一名患有同樣疾病的近親,而真實數據可能比這更高。 抑鬱症是基因和環境因素(如壓力、悲傷、創傷等)共同作用的結果,基因無法提供所有答案。 圖片來源 1 2
成長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