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答指南
  • 好康優惠
  • 生活
  • 電子報
  • 登入/註冊
  • 母嬰健康
  • 媽媽經
  • 專家
  • 雜誌
  • 時事議題
  • 專欄主題
  • 成長特派報
  • 名人星空館
  • 關於我們
新聞頁面 / Ray媽有辦法

Ray媽有辦法

我是Beggy,有個兒子叫Ray,大家都稱我Ray媽!
Ray媽曾擔任十多年補教講師,Ray出生後全職陪伴,上小學前母子以世界為師體驗了課本以外更多的可能。目前Ray小一,開始進入學校系統,而Ray媽也因著教育背景及對諮商輔導工作熱忱,今年三月赴對岸取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
我們一起玩。一起自助旅行。一起學習更一起成長,也希望和大家分享這些快樂。
「Ray媽有辦法」
所有文章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看不下書的話,那就朗讀吧!

2018年01月02日 / 作者:Ray媽有辦法

#Ray學表達#Ray媽有辦法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如果看不下書,那就朗讀如果不喜歡朗讀,那就從當個主持人開始吧 1.打招呼2.介紹書名3.當主持人,介紹主講玩偶4.不小心就朗讀完了XD5.謝謝大家收聽,掰掰 一邊練習朗讀一邊學表達 還可以偷偷玩一下錄影剪輯邊玩邊學,不小心就學會了呢 看完影片,也請孩子試試看吧 ★此為 Ray媽有辦法 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    Ray媽有辦法 臉書粉絲頁 本文圖片來源 flickr

爸媽擔心這擔心那,想的也越多!用更多的引導信任代替擔心禁止

2017年10月06日 / 作者:Ray媽有辦法

『我想買這個,叫你媽媽幫我付錢啦!』 放學時陪Ray到學校附近的文具店採買美勞用品,好朋友們也說要一起來,於是就帶著孩子們一起逛。明明是買美勞用具,孩子們卻總是圍在玩具區,媽媽識相地保持安全距離,讓孩子們盡情地聊起玩具經。在一陣吹噓誰比較懂、誰又比較厲害之後,突然聽到: 『我想買這個,叫你媽媽幫我付錢啦!』 蛤??!!也才小二,怎麼這麼快就遇到這問題??!!很好奇Ray會怎麼回答,媽媽伸長了耳朵聽著⋯⋯登登,一大群學生擠了進來,七嘴八舌吵翻天,完全聽不到談話內容。   當好朋友說你不幫忙就不理你時 回程路上,媽媽忍不住直接問:『剛剛我好像聽到同學A說要你媽媽幫他付錢,結果你怎麼回答?!』『我說不要!』(簡潔有力!)『為什麼不要?!』『他要買就找他媽媽啊,幹嘛找我媽?!』(誒~對耶!)『那如果,我是說如果喔,他說叫你幫他付錢呢?!』『他要買就要自己付錢,為什麼我要幫他付?!』(沒錯沒錯!)『那如果,他說你不幫他付錢就不理你、不跟你玩呢?!』『那要怎麼辦?!』(面對好朋友~果然卡住了!)     先把對象換成一般人 『如果,有一個人,想買東西自己不出錢,卻逼其他人幫他買,你會喜歡這種人嗎?』(先拿掉「好朋友」這個因素)『不會!』『你會想跟他當朋友嗎?』『不會!』『為什麼?!』『他很霸道也不是好人』     再將問題套回好朋友身上 『那如果是同學A說你不幫他付錢就不理你、不跟你玩呢?!』『那我就不要跟他當好朋友了』(哇~這麼果決!)『你不是很喜歡跟他玩嗎?!』(誒~這位媽媽問題很多)『他那麼霸道,我才不要跟他當好朋友,而且,我可以去找別人玩啊!』『對對對,沒錯沒錯,還有很多好朋友啊!』(媽媽鬆了一口氣~)『不過,他沒有逼我幫他付錢,所以我明天還是要跟他玩!』『祝你們玩得愉快!』 用更多的引導信任代替擔心禁止最近與Ray的對話過程總是令我驚嘆又訝異小二生,真的比我所想的厲害很多啊!孩子漸大,想的也越多誒~對,是爸媽擔心這擔心那,想的也越多! 或許,該是用更多的引導信任代替擔心禁止的時候了!!   ★此為 Ray媽有辦法 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        Ray媽有辦法 臉書粉絲頁

孩子們吵架了,大人可以怎麼做?!除了罵之外,也可以用演的唷!

2017年09月05日 / 作者:Ray媽有辦法

噹噹噹噹~噹噹噹噹~ 八點整,各排排長自動起身收聯絡簿『恩~就小二的年紀來說,這班孩子的自理能力算是很棒的!』『Ray馬麻,有人哭了!』蛤~怎麼一早就開始精彩?! 聽完同學們七嘴八舌解(告)說(狀)後大致了解了:原來是L同學聯絡簿沒抄完,R排長堅持要收走,兩造拉扯之下L同學的作業簿被扯破,傷心落淚⋯⋯ R排長,以堅定的意志貫徹導師交付的任務:『八點一到,聯絡簿不管有沒抄完都要收』,立場沒錯但太過急躁,沒有好好的說就直接搶收。L同學,怕被老師念,想抄完再交也是情有可原,焦急再加上作業被扯破,也就淚崩了。把兩位主角請過來確認各自心情並說明兩方立場,互相道歉和解後,兩位主角的心情似乎也隨著作業裂痕的修補而弭平了。 『我覺得R排長很暴力!』C同學高舉手說『那才不是暴力勒,他只是比較急!』J同學緊接著回答『老師說時間到就要收』『可是他不能用搶的』『他害L同學的作業破掉了』誒~這群小二生的觀點,很有意思耶~ 『來,我們來演戲,要當主角的舉手!』我大聲宣布『我』、『我』、『我』⋯⋯半數以上孩子高舉著雙手選了平時比較安靜的兩位到台前來『Ray馬麻,他們要演什麼?!』『一個演R排長⋯⋯』我話還沒說,孩子們馬上接著說:『另一個演L同學』台上的兩位“小聲又平和”地演了第一次『大聲一點』、『太小聲了』、『聽不到』、『看不到』⋯⋯ 『你們覺得R排長應該怎麼說?!』我問『好好說』、『慢慢說』、『溫柔的說』⋯⋯『你們覺得L同學應該怎麼做?!』『時間到了就要交』、『不要抓著』、『聯絡簿要抄快一點』⋯⋯ 『有沒有人要再出來示範一次』我問特別挑了剛剛說R排長很暴力的C同學來演排長C排長:『老師說時間到了就要收聯絡簿,你可以等下課再去找老師補抄就好了。』C排長溫柔語調搭配清楚說明,L同學自動交出聯絡簿,滿分! 『誰可以告訴我,剛剛這兩位同學做對了哪三件事?!』『時間到了就要收』『用講的不要用搶的』『還有呢?!要怎麼樣講?!』R排長回答:『慢慢講,溫柔地講』,大家聽完都笑了。 噹噹噹噹~噹噹噹噹~『好~今天的小劇場到此結束,大家可以下課、喝水、上廁所囉!』 下課後,孩子們圍了過來『Ray馬麻,小劇場好好玩喔,我們下禮拜再來演!』誒~演戲可以,不過可以不要再有人哭了嗎?! #一次衝突一次成長#小劇場好玩又有效#自己演一次更有感覺#Ray媽有辦法   ★此為 Ray媽有辦法 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        Ray媽有辦法 臉書粉絲頁

孩子,我陪你!

2017年08月18日 / 作者:Ray媽有辦法

【孩子,我陪你!】『OH~Jenny 、Jenny⋯⋯ 』音樂一下,孩子們動作一致的跟隨節奏扭腰擺臀,除了第二排那位不知該往左還是往右呆站著的男孩子⋯⋯半首歌過後,男孩臉帶委屈地轉頭望向教室後方,媽媽招招手示意要他過來 『怎麼了?!』『我不想學熱舞了!』『怎麼了?!』『很奇怪!』『缺課兩堂不會很正常啊,慢慢跟,跳熟就會了』『不要!我想走了!』 媽媽心想:這一走,以後就不會有機會再跳舞了!『那你站在最後面跳,跳錯也沒關係!』『不要,我以後都不要學跳舞了!』『跳舞就是好玩,動作對錯哪有關係?!開心就好啊!』『媽媽也不會跳啊!不然,我陪你一起跳!』 說畢,媽媽逕自跟著音樂努力搖擺。跳了一遍,小男孩坐著不動,看戲。又跳了一遍,喔不,應該是半遍,小男孩站了起來,試著擺動。這堂課,母子一共跳了 8 遍! 下堂課音樂一響起,小男孩衝到了第一排正中間,臉上帶著笑容,跟著老師跳著永遠慢了一拍的熱舞。 而媽媽也在最後一排跟跳著『OH~Jenny 、Jenny⋯⋯ 』小男孩叫Ray,我是Ray媽,這是我們的日常。 #媽媽其實是重度肢體不協調啊#不用想太多開心就好#Ray媽有辦法   ★此為 Ray媽有辦法 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        Ray媽有辦法 臉書粉絲頁

適合帶小孩去高級餐廳嗎?!事前有準備,開心又開胃!

2017年08月08日 / 作者:Ray媽有辦法

前兩天在臉書PO了這張在新加坡Restaurant Andre 和江振誠主廚的合照,沒想到卻引發朋友們的關心及詢問:『Andre超難訂的,你怎麼訂得到?!』『不是不能帶小孩嗎?店家怎麼肯?!』『你怎麼敢帶Ray去高級餐廳?!不會太吵嗎?!』『一餐吃四小時,Ray坐得住?!』 看來大家都對『適合帶小孩去高級餐廳嗎?!』這問題十分關心,我就來分享一下當時情景,以及我是如何訂到、是怎麼讓店家接受五歲小孩,而Ray又是怎麼從頭坐到尾和我們開心的享受這一餐,供大家參考。     緣由 首先,會去Restaurant Andre 完全是個意外!原本只是去新加坡度暑假,就因為友人秀出了下面這張圖片(你看~我還保留“證據”,哈),然後神秘的說:『這家超~好吃,但是超~難訂!只有30個位置,通常要三個月前預訂才有可能排得到』。   『真的嗎?!我來試試』話剛講完,馬上撥打電話,然後,居然馬上就通了!!電話那頭是說著流利英文的熱情女生,馬上表明來意說明我們是慕名而來的老饕,希望能有機會一嚐美味(愛吃鬼為了吃,英文突然變得好輪轉,溝通完全無障礙~哈)。對方也很阿莎力地馬上幫我確認預定表,兩天後的晚餐。居。然。有。人。臨。時。退。訂!!   訂位 哇~真是天掉下來的禮物!時間OK,人數OK,價錢......雖然貴但機會難得,咬著也是要OK   『我們會帶著一位五歲小孩同行,請問有適合小孩享用的餐點嗎?!』『不好意思,餐廳是一人一套餐,沒有特別針對小朋友設計餐點耶』『如果我願意幫小朋友也訂一份完整餐點,是不是會有他不能吃,譬如太辣或酒之類的呢?!』『痾,是不會有不能吃的,但我們之前是沒接待過這麼小的小朋友,怕用餐時間過長小朋友會不舒服』(顯然是軟釘子子) 『我的小朋友常進音樂廳觀賞表演、聽音樂會,也嚐到博物館觀展,穩定性沒問題。請幫我們保留位置,當天見,謝謝!』『恩⋯⋯好的,已為您保留,歡迎您的光臨!』掛上電話,大家都難以相信居然如此順利。朋友們直誇我的行動效率超高及臉皮夠厚,恩~就試啊,被拒絕就算了,萬一有位置就算賺到。只是,沒想到這麼巧,這麼幸運,真的被我賺到了!           用餐前的準備 我必須跟大家坦白,在有小孩之前我也算是個老饕,只要是好吃餐廳、甜點絕對是再遠也殺去。但是,有了小孩後,我不愛外食,萬一非得外食最常去的是能速戰速決的快餐速食店。因為,帶了個小孩,真的沒有什麼氣氛跟情調可言了 所以新加坡之旅完全就是親子旅遊,適合小孩的各大景點都有做功課,但餐點就隨緣了。因此也壓根想不到會進星級餐廳,當然也不會帶正式服裝了! 服裝上,雖然不夠正式,但還是不能太隨便。媽媽白上衣、黑寬褲搭高跟涼鞋勉強過得去,Ray polo衫、卡其褲搭乾淨布鞋,應該也不算太失禮。 其他方面就是大概介紹餐廳及主廚背景,提醒一下會吃很久、說話要壓低音量別影響別人之類的。然後就是睡飽、午餐吃飽,以免晚餐吃太久太晚累到失控。 剩下的,就是見招拆招啊!說實在的,Ray當時才五歲,媽媽也是有點抖~               用餐當天   為了讓Ray能先熟悉環境,我們刻意提前到餐廳,成為第一組入座賓客。因此,我們有機會和經理及工作人員多聊,也有機會參觀環境(當然也有機會拍空景~哈!)。       讓Ray心安,也讓彼此有機會因互動而多認識、多關心也多包容,關於這點我覺得很重要!       星級餐廳服務本就以客為尊,再加上有過互動,所以對Ray的優待還不少呢!包括,每道菜都用中文詳細幫我們講解菜名、意涵、食材及如何享用,有時還專程示範給Ray看。       最妙的是,刨松露起司時讓Ray決定要刨多少,Ray一直講more、more、more⋯⋯       結果,我們獲得了。一。大。盤!!媽媽吃得好開心呀~耶!       Restaurant Andre 的每道菜都像是藝術品,不僅好看,更好吃!                 不過,用餐時還是有了個小狀況:Ray不會用刀叉!雖然當場牽著手教了一下,不過後來回想感覺有點可惜『如果之前有先學會使用刀叉,或許Ray能更從容享受當前美食,也更能感受那氛圍!』       一頓飯從七點吃到十一點打烊,我們是第一桌入場,也是最後一桌離開的。整整四小時,五歲的Ray除了離開上廁所之外,都和我們同桌享受美食。這一餐,沒有之前所擔心的嘈雜或失控,只有美味與歡樂的無價回憶。        事後統整 回想一下媽媽為了幫助Ray順利用餐所做的:   1.讓餐廳知道小孩的穩定性,接受訂位。 2.讓餐廳知道同行有五歲小孩,工作人員會預先能做準備,心態上也能調整。 3.讓Ray對餐廳有熟悉感,也大概知道會是怎麼回事,比較安心。 4.服裝要挑,讓Ray感受到我們的重視。 5.提前到達和工作人員互動建立情感,參觀環境讓好奇心得到滿足外也增加自在熟悉感! 6.上菜時大人們主動示範如何和服務人員互動,並製造機會讓小朋友發言。 7.大人怎麼做,小孩自然就會學! 8.畢竟還是小孩,不打擾其他賓客的情況下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如何能做的更好   1.如果重來一遍,我會讓Ray先學會使用刀叉、餐桌禮儀及關於餐點的相關常識,或許Ray能更從容地享受當前美食。 2.在生活中製造更多機會,親子都能藉由一次次的用餐經驗來學習成長。 3.從此之後,旅行時我都會幫RAY多準備一套較不休閒的服莊,而自己也會多準備一套稍正式的洋裝及跟鞋,以備不時之需。          每個人都有享受美食的權利小孩當然也可以摘星事前有準備,開心又開胃!   希望藉由我的經驗分享能幫助更多親子勇敢走進餐廳,開心享用美食!當然,如果有好吃的餐廳,也要記得和我分享唷!   #Ray媽有辦法#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有沒有人要一起來吃啊#還是有人要揪我們去吃#揪一團親子吃貨共學團感覺也不錯誒   ★此為 Ray媽有辦法 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         Ray媽有辦法 臉書粉絲頁

原來爸媽不經意講的,孩子都有記住啊!

2017年07月18日 / 作者:Ray媽有辦法

Ray在今年寒假結束前摔斷了手,除了打石膏一個月之外,醫生還希望他能休養三個月讓手完全復原,這段期間的武術課及爵士鼓都只能暫停。學校體育課上跳繩,他幾乎都只能坐旁邊休息看同學跳。五月底的某天,他突然在家裡跳起繩來⋯⋯ 媽:『你怎麼突然開始跳繩?!醫生說要休息三個月耶。』Ray:『我已經好了啊,我跳給你看!』邊說邊甩繩跳了起來⋯⋯媽:『跳繩手不會不舒服嗎?!』Ray:『不會啊,我們要比賽了,老師說要選25個人,我要趕快練習才會選上。』 仔細一問,原來是學校會在學期末舉行跳繩比賽,一班選25人,一人跳一分鐘,累計25人跳繩總次數來進行年級排名,而他也想代表班上參賽。 一開始我心想:『同學們都練了一學期,有的同學甚至可以一口氣跳一兩百下,你現在一次才兩下,抱佛腳有用嗎?!』,還好,一個轉念:『如果他能因為想爭取參賽而努力練習,就算沒入選,過程還是很可貴,而且跟自己比還是進步啦!』媽:『身體還是重要,我先幫你約骨科回診,如果醫生說OK,你再跳』隔天下午,待骨科醫師照完X光確認OK後,媽媽才鬆了口氣放心鼓勵他練習。 他的目標很簡單,超越目前的第25名,擠進25個名額。將近一個月時間,不僅在家跳,學校下課時間也因為要練習跳繩不去加入“牆壁鬼”遊戲,放學時還會每天報告最新排名,對這件事是很認真的!導師每天都會重新統計排名,放學時我都能聽到他報告最新戰況:『我今天跳了X下,還差25名幾下』、『我比XXX多5下,現在是第25名』、『我又被XXX超越了,明天還要跳更多下,再贏回來』⋯⋯ 持續練習來到六月中,聽到的次數已經是剛開始的20多倍(因為起始基期太低啊),而名次似乎也坐穩25進逼24了,真是大躍進啊!根據Ray的說法,他們班之前測量時大概是體育老師所教的班中排名第七(也就是比較弱的),所以大概就是“志在參加”那一類的。比賽當天,放學時我小心翼翼假裝隨口問到:『你們班今天跳得怎麼樣?!』Ray:『我們班每個人都很認真喔,我也很用力跳,六年級大哥哥還站在前面幫我們量一分鐘跳幾下喔!』媽:『喔~那你跳幾下?!』Ray:『大概50幾下,我累到沒力氣數了』媽:『哇~比以前多!表示你有盡力跳喔!』 沒想到,比賽成績公佈跌破了老師們的眼鏡。媽:『聽說你們班跳繩比賽得第二名耶,太厲害了!是不是因為你跳得比平時還多下,有幫你們班加到分才得名的(我故意開他玩笑)』Ray:『才不是勒!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很認真跳才能得第二名的!』 哇~自我感覺超良好的小朋友何時轉性了?!這個回答太出乎意料之外了,有嚇到我!媽故作鎮定回答:『對啊~你們都是同一班,每個人都進步,你們班就會變得很厲害!』Ray:『就跟你(參加專業簡報力課程)那一隊得第一名一樣,是每個人都很厲害,不是只有你厲害!』聽完我心一驚:『天啊~我也就上課回家拿獎品送他時講了那一次,怎就記得這麼清楚?!』 原來爸媽不經意講的,孩子都有記住啊! 下一刻,腦海中馬上搜尋曾經講過的話⋯⋯ #那為什麼每次催收東西時卻要講好幾次呢?!怒#跳繩能長高能減肥好處多多#媽媽太久沒認真運動也該來跳一下#身教言教#父母在做孩子在看#父母不經意講的孩子也會記住#為了孩子好要更加謹言慎行啊! #Ray媽有辦法       ★此為 Ray媽有辦法 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         Ray媽有辦法 臉書粉絲頁

『我的孩子上課都不專心,該怎麼辦?!』

2017年06月20日 / 作者:Ray媽有辦法

【聊聊『不專心』】 很多爸媽當面或私訊來問:『我的孩子上課都不專心,該怎麼辦?!』 我知道爸媽這句話背後還有個想問又不敢開口問的問題『我的孩子是不是有問題?!』通常我會先問爸媽幾個問題: 1.老師怎麼說?!造成了什麼影響?!2.發生了什麼事?!是怎樣的『不專心』?!3.是『全部時間』都不專心,還是『有些課很專心,有些課不專心』?!4.如有專心的時間,是什麼時候或是什麼情況?!5.專心時及不專心時,孩子的心情是什麼?! 3.4.5這三個問題,很多時候爸媽是答不上來的 為什麼我會這樣問,借用管理學上的DMAIC模型來說明諮商的流程,或許可以幫助爸媽更加了解:   *D(Define)——界定何謂『不專心』: 1.老師怎麼說?!造成了什麼影響?! 2.發生了什麼事?!是怎樣的『不專心』?!   *M(Measure) ——測量『不專心』頻率、程度: 3.是『全部時間』都不專心,還是『有些課很專心,有些課不專心』?!發生頻率為何?!   *A(Analyze)——分析鑑別 4.如有專心的時間,是什麼時候或是什麼情況?! 5.專心時及不專心時,孩子的心情是什麼?!進行鑑別診斷 *(Improve)——改進計畫訂定規範流程、治療計劃,遊戲、治療或藥物改善 *(Control)——控制追蹤實施、檢討、修正、追蹤 唯有明確的定義問題後,再去進行測量分析,才能達成欲改進及控制的目標。 最後,我想跟大家澄清一點:通常我們看到的都只是『現象』,而鑑別診斷是帶我們去找到『核心』。鑑別診斷的目的是要找到核心問題及解決方法,來幫助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而不是輕易地去將一個孩子對號入座成XX症狀。找到核心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看到沒看到的部分』!爸媽才是最暸解孩子的人,如果可以換個角度去觀察理解,或許,很多『不專心』也就不會那麼傷腦筋了!^^“   ★此為 Ray媽有辦法 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     Ray媽有辦法 臉書粉絲頁 本文圖片來源 flickr

為什麼要帶七歲的孩子聽演講、座談會、甚至財經課程?!

2017年06月06日 / 作者:Ray媽有辦法

Ray媽來解答 朋友們私訊問我: Ray那麼小,為什麼要帶去上課、聽演講、座談會、甚至財經課程?! 坐得住嗎?! 聽得懂嗎?! 有用嗎?! 1.坐得住嗎?! 當然坐不住! 所以要帶些“給西”讓他有事作,更要找機會讓他有參與感,例如:幫忙舉牌、保管$、去找講師簽名合照、參與演出、有時甚至會有親切 大叔陪玩⋯⋯ 2.聽得懂嗎?! 他才七歲,怎麼可能全懂?!(回想一下我們七歲時在幹嘛?玩捉迷藏、看小甜甜、北海小英雄)。如果能聽進/學會/看到/感覺到something,是不是就比七歲時的我們厲害了?!對他來說,是不是就更知道媽媽在忙什麼,進而更多體諒呢?!那就夠了! 神奇的是,覺得他都沒在聽,走出會場後他卻對我說:「我覺得憲哥、福哥很厲害!」 3.有用嗎?! 有沒有用不是我說了算,更不是現在就能評斷。<神之雫>中阿雫老爸從小要他聞東嚐西造就了連他都不自知的神奇感知力,也不是一時半刻可成的。我只相信“和強者站在一起就不可能太弱”,因此為了Ray,我要變地更加強大! 最後,要很感謝與會講師、工作人員、同學、家人的包容與支持,讓七歲小男孩可以自在地融入,媽媽也因此能更放心往前衝。 #Ray媽有辦法#媽媽往前跑小孩在後追#身教重於言教#和強者站在一起就不可能太弱#Ray媽41Ray7歲#孩子你還有很多時間趕上我#慢慢來不用急#其實媽媽早也擬好失控馬上撤離的打算 ★此為 Ray媽有辦法 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    Ray媽有辦法 臉書粉絲頁  

制約反應?!拜託,沒有愛哪會被制約?!

2017年05月23日 / 作者:Ray媽有辦法

【制約反應?!拜託,沒有愛哪會被制約?!】 老爺常出差,每次我總會託他買買當地特產或帶些特別的東西回來。上個月他飛北京時因為自己也忙沒心思去想,所以就沒特別提。臨出門前他問了句:『真的不用帶些什麼嗎?!』,人家既然都開口問了,當然要回應,『有條唇膏我到處都買不到,你如果經過免稅店或逛街有空檔時幫我找找,圖片我上網抓好再傳給你。有空再找,不用特意!』是的,我真的只是隨口回覆,真的只想碰碰運氣或許櫃上剛好有貨,真的。不。勉。強!結果你猜怎麼著?!從桃機入關後就開始傳來訊息『小姐說缺貨缺很久了!』、『我問了好幾家都沒有』『沒關係,有就買,沒有就下次吧!』『我到北京機場免稅店再看看』到達北京,傳來的第一句話不是我到了,而是『北京機場免稅店也缺貨!』『沒關係,有就買,沒有也沒關係!』『回程我再看看』 其實,唇膏有沒買到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把我。放。在。心。上。!出差回家一進門,老爺就得意地拿出一個黑色小提袋,打開一看裡面有三隻唇膏—兩隻到處都缺貨的#140加上一支我最常用的#97,超感動啊! 據一起出差的同事轉述,『⋯⋯總共找了7家店,走了14000步行才買到ㄛ』。天啊~根本就是把假日都拿來找唇膏了,而且,居然還拉著同事一起找XD事後聊起這件事,有人誇我教老公教得很好,當場開玩笑地回說:『這就是制約反應啊,學心理學的好處就是在此!』。不過心裡想的卻是:『教得好?!⋯⋯才怪!他如果不想,你再怎麼懂心理再怎麼會用古典制約,有用嗎?!』 印象中有一次我重感冒咳嗽咳得不停,為了避免傳染給其他人,就算在家或睡覺我還是帶著口罩。Ray問我說:『媽媽,你還好嗎?!』,『不好,我很不舒服!』。知道他想關心但不知如何表達,就故意說:『我覺得喉嚨很乾很想喝水,你可以幫我倒杯水嗎?!』。聽完,Ray開心地跑到廚房倒了滿滿一杯溫水,『我倒熱水再加一點溫水,才不會太燙喔!』,喝完水我對他說:『謝謝你的關心,喝了水好像比較好了!』。 之後,只要我說不舒服,馬上就會有人端上一杯不會太燙的熱水,喝完身體跟心都會暖暖的!「媽媽不舒服—>送上熱水」這,算是制約反應嗎?!我喜歡說這是愛,是一種永遠把家人放在心上的愛! #媽媽心理咨詢師#家是講愛的地方#Ray媽有辦法 ★此為 Ray媽有辦法 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        Ray媽有辦法 臉書粉絲頁

育兒路上就讓我們用彼此的故事來互相療癒吧!

2017年05月16日 / 作者:Ray媽有辦法

昨天中午接Ray下課時發現他走路一拐一拐的,『發生了什麼事?!』,『我跟同學玩鬼抓人互撞,都有去保健室擦藥了。』。回家後檢查腳踝沒腫,猜想可能是拐到筋,就先冰敷處理,等老爺下班再載我們去桃園看中醫,媽媽痛很久的左肩也想順便請中醫喬一下。 原本40分鐘可到的路程居然迷航開了一個半小時,對,整整開了兩倍時間!不是塞車更不是導航的問題,是中醫FB上的地址是舊址,第一次開車去時迷路,是不察;第二次開車去還是迷路,就是蠢,我們真的是蠢斃了!好不容易到達時,邊掛號邊向櫃檯小姐碎念,念著念著也很快輪到我們了。心想:運氣還算不錯不用等,趕快看完趕快回家。 沒想到,運氣在候診時全用完了!醫師把冰敷用的退熱貼一撕開,Ray的腳脖子腫到都不見了!『怎麼會?!中午看還好好的啊!』『筋跑掉或錯位就會越來越腫』『那該怎麼辦?!』『我先把筋調整回來,明天如果沒消要再去骨科照X光確認一下』天啊~暑假結束前斷左手包石膏包了一個月,復健三個月才剛好,現在又換腳?!上天是在考驗我嗎?! 回到家洗完澡已近11點,急著趕Ray上床之際,『咳、咳、咳』一聲聲地咳進媽媽心裡,也不斷拉扯著那繃緊的理智線。腳傷還沒搞定,難斷根的咳嗽又來,是要逼瘋我嗎?! 『快給我上床睡覺,被子蓋好,明天去看醫生!』小兒科診間永遠都是一堆人,院長的診也永遠都是要等~很~久⋯⋯在喧鬧的診間候診是很磨人的,尤其是對一位擔心又生氣的媽媽來說。 『你可以多愛惜自己一點嗎?!這樣一直受傷,我真的很累、很擔心也很生氣!』,媽媽一邊聯絡請假事宜一邊碎念著,突然,聽見一陣清脆悅耳的笑聲⋯⋯頭上綁著小馬尾、穿著一件粉紅色小洋裝、腳上穿著紅色涼鞋,約莫三歲的小女孩正追在媽媽後頭,邊跑邊笑。畫面好美,情不自禁地放下手機盯著母女瞧! 候診燈號閃了一下,『才45號?!我們72號不就還要等很久?!』,Ray話才剛說完⋯⋯『我不要我不要!』『哭什麼哭?!為什麼不聽話?!丟臉死了?!』『再哭,我不要你了!』『我不要我不要!嗚~』剛剛那對追逐玩樂的母女一前一後走出了診間,重複著相同的對話內容⋯⋯某一瞬間,媽媽抓起了女兒衝進診間,在更加淒厲的哭聲中完成了預防針的接種。 『不要再哭了!再哭我不愛你了』『好啦好啦~你好乖(雙手抱起女兒),不要哭了!』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好多了! 突然想起:我不也是從慌亂狼狽中挺過來的嗎?!Ray五個月時腸絞痛,我跟老爺輪流抱著搖的那一整整個月無法躺到床的夜晚,好痛苦好難熬,不也熬過來了嗎?! 現在的咳嗽、腳痛,有比當時慘嗎?!有比眼前這位媽媽狼狽嗎?!突然之間,我懂了! 有時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好像也就沒這麼難、這麼辛苦了!既然如此,育兒路上就讓我們用彼此的故事來互相療癒吧!如果我的故事中恰好有你的影子,那就在心裡笑笑地說『哈~原來,每個人都一樣!』。如果你願意,也歡迎分享你的故事,療癒其他身陷水深火熱中的媽媽⋯⋯以及我。   ★此為 Ray媽有辦法 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    Ray媽有辦法 臉書粉絲頁   本文圖片來源 flickr

< Prev   1  2   Next >
新聞
  • 嬰兒搖晃症,兒童虐待:永遠的痛
  • 減肥外食輕鬆吃 清粥小菜篇
  • 每天都有大便,不等於沒有便秘
  •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一切的基礎
  • 台美親餵文化大不同
熱門排行
  • 1.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讓小寶島的臉花花了
  • 2. 母親的心理煎熬-自己基因讓兩個兒子都患有蠶豆症
  • 3. 三歲以前的嬰幼兒,不能搖晃,以免發生「嬰兒搖晃症候群」
  • 4. 女孩兒們最煩惱的陰道炎問題,知性美女醫師為你解惑!
  • 5. 寶島叫賣哥葉昇峻 回頭浪子遇上豪爽女孩的愛情成家故事
成長百科
<
>
Copyright (C)2015 優績利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Lyons

首頁

產後護理之家

月子餐

臍帶血

問答指南

好康優惠

生活

電子報

登入/註冊